杨梅竹斜街约长496米,东起煤市街,西到延寿街。明代称“斜街”,因为此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,故得名。清朝乾隆十五年(1750年)《京城全图》中,标注为“杨媒斜街”。据说这是因为清朝前期这条斜街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。清朝光绪年间,谐音并雅化为“杨梅竹斜街”。
乘坐48路至前门(南行)站下车步行可达
乘坐2路/20路/48路/59路/66路/93路/120路/622路/观光1线/特11路/特7路/夜17路/夜18路/夜2路至大栅栏站下车步行可达
全天(1月1日-12月31日周一-周日)
1、都是人造景观我觉得没什么,75年我的管片。把别处改造改造一样好。
2、做攻略的时候看到杨梅竹斜街的名字,已经觉有很浓的文艺气息,了解到沈从文爷爷曾经住在这里,于是便将这条有想法的胡同列入了北京必打卡地之一。
杨梅竹斜街离朱家角胡同不远,东起煤市街,西到延寿街,因该街的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,所以被人称作“斜街”。
一早到达,碰上一些爷爷奶奶在外面晒太阳。经过一些白砖灰瓦的老房子,爬满了爬山虎,在秋日却感受到勃勃的生机。
短短一条街,却有许多让人惊喜的小店,隐藏于这条具有年代感的街道上,需要细细的一家一家去探访。
3、大栅栏的一部分
文创、非遗文化的港湾
这里静静的坐落这许多许多厚重而极具价值的古老文化。是年轻人的创意街区,也是老文化的培育基地。
首当其冲的当属北京兔儿爷啦
这是个找寻儿时记忆的地方
除了兔儿爷
杨梅竹斜街的非遗还有很多
还有碎瓷工艺,纸雕等等等等
文青必打卡
杨梅竹斜街属于大栅栏一部分,走出来可以去到热宝的前门大街
4、很不错的胡同,很有特色,值得一去
5、晚清时期,这里曾经是被称作杨媒斜街,后来慢慢雅化为杨梅竹斜街。作为前门地区的一条老街,这里担纲了北京国际设计周的场地。几十家国际知名的设计单位,来到这里,针对老胡同的特色,创意性地表达了设计理念。令人感到了新意。
发表评论